研討主題:.ERIC 文摘 ---教育領導者的培育
教育領導是讓每一件事情能上軌道的『黏著劑』。(Elmore)
學習是每一個人的責任。(Lashway, Larry)
摘要:
這一篇文章主要在討論「Instructional Leaders教育領導」的緣起(1980年)、當代定義、責任分配趨勢、行政配合、實施計畫核心工作以及介紹區域性發展範例。本文的目的是期望在這個以標準為依據的時代潮流中,能夠提供給校長深度發展各種必要的教育領導概念與技能。茲將讀後心得分述如下:
一典範轉移:
教育從以教為中心,轉移至以學為中心。傳統的教育領導基本要素包括了設定目標、分配資源、課程安排、課堂計畫監督、教師評鑑等五種技巧,已不敷使用。今日,它還需加入更深層介入教與學的核心技巧,校長必須自己跳下來,帶著更老練精緻的專業發展觀點,精確解讀資料,並作前瞻性的決策。
二、在落實尊重教師知能與教師自主權之間:
校長行為,必須聚焦於以學習為中心的議程。校長要常常與老師對話,並且協助教師專業發展,透過給建議、給回饋、給示範、給諮詢、給支持性合作、給發展機會、給肯定、、等等專業指導,以承諾成員的成長。
三、關於Elmore的觀點:
教育領導是讓每一件事情能上軌道的『黏著劑』。(Elmore)此學者指出在改革中要有五個主導者:「政策制定者」--綜合各種政治利害,「研究和計畫發展者」--創造成功策略和教學法,「主管人員和主要職員」--定跨領域、有連貫的架構系統與目標,「校長」--設計和實施學校的發展方向與重點,「老師」--將課程轉化成對學生學習有意義的經驗。吾人深表同意,在每一個角色專業技能上是不同的,對於推動執行者必須給尊重與培養。而這五個人都必須共同參與、共同承擔成敗責任,工作時則以『目標』為基準,自動校正(aligned),以免產生偏失。
四、關於視導:文章中提及的區域發展,其概念就如同我們所說「策略聯盟」,透過各校互訪,商討解決同質性問題。透過是視導,提供專業對話和意見表達,讓我們深刻體驗「學習是
每一個人的責任」,而領導者必須樹立學習典範。
我的結論是:
從本文(美國)所看到的對教育領導者的期許,與我在課堂上木金教授所教的校長學,二者理念不謀而合;想經營一所優質有品牌的學校,校長得以豐厚的知識學養為立基,做校務發展的舵手,有效的行政管理、教學領導,經營公共關係,承擔專業責任,盡心盡力,如此得以完成教育使命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 則留言:
心得感想相當深刻,繼續加油!
心得感想相當深刻,繼續加油!
張貼留言